该文研究了光因特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图模型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算法。对于动态变化的业务到达请求,如果在已有的基于IP级的逻辑拓扑上不能有效建立,则需要为该请求按算法分配资源,即解决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问题。由于该文算法将IP层和光层综合进行考虑,所以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取得较好的阻塞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选择比较短的路由,又能使网络取得较低的阻塞率。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传输的动态分组预约多址协议。用来在业务量和信道都时变的环境下,灵活、高效地支持需要各种不同质量需求的无线多媒体通信。在这个方案中根据特点不同将空闲时隙分为“自由”、“长可用”或“短可用”三种。以“自由”时隙数目作为系统实时业务量的判决标准,根据系统实时业务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址接入策略,将长数据和短数据安排在语音传输的空隙传输。同时采用了自适应传输体制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表明,通过合理选择系统参数,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统总容量。
单TCP连接的建模方法和改进,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对于多TCP连接的建模,研究还较少。该文针对多TCP连接,给出了在接受者特性相同和接受者特性不同两种情况下的理论分析,得到了RTT(Round Trip Time)与长期吞吐量随接受者数量、丢包率、端到端时延等参数变化的公式,并通过仿真验证分析的有效性。
在WDM网中,波长连续性限制会降低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增加光路建立请求的阻塞率。采用波长重路由技术可以减少波长连续性限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该文采用波长图模型,对多光纤WDM网中支持QoS的波长重路由算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支持QoS的波长重路由算法—动态选择法,并采用两种网络模型,在不同负载的动态业务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既满足了上层业务不同的QoS要求,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网络资源,使全网的平均阻塞率降低。
该文给出一种基于复合遗传策略的无约束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在进化过程中利用了Boltzmann接收准则和双种群。数值实验表明,这样能加速遗传进化,提高进化过程中的搜索效率,减少早熟现象的发生,能够得到满意的组播树。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容量缓冲区下CBR业务信元丢失率和最小速率替换的线性近似连接允许控制机制,与原有的CAC机制相比,该文的CAC机制存在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方面,使用更合理、精确的CLR表达式,从而能够作出更为准确的连接允许判断;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由于采用了冲突检测和随机后退的MAC协议,基于CSMA/CD的半双工以太网不需要采用特殊的流量控制技术。随着快速以太网和以太网交换机的出现,如何有效管理全双工环境下以太网交换机以及网络的带宽资源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该文针对IEEE定义的PAUSE操作,提出了基于队列长度的PAUSE(QL-PAUSE)算法,并通过仿真和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简洁有效地实现全双工以太网中的流量控制。
在提出通用的VPN业务管理框架后,分析了当前网络/业务管理中管理信息建模方法的不足,指出ODP/UML建模方法的优点。具体研究了基于ODP/UML建模方法在VPN业务管理信息建模方面的应用,同时给出了基于CORBA的VPN业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码分多址接入(CDMA)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支持语音、视频、email,FTP,Web浏览等多种业务传输。该文提出了一种多业务蜂窝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干扰特性与容量的一般分析方法,考察了在不同的业务混合条件下,分别采用高斯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来近似干扰的统计特性时,系统的中断性能与容量关系。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近似干扰的统计特性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此外,该文还研究了阴影衰落、功率控制误差和非理想扇区天线这些实际因素对系统干扰与业务容量的影响。
该文在语音与数据混合的CDMA无线网络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煤质访问控制(MAC)协议MSADQ(Minislot Signaling Access based on Double Queue)。该协议基于分布队列及冲突解决算法,通过对PN码字的有序管理,从而大大减少随机竞争的冲突,降低多址接入干扰,节省PN码码资源。提出了码字分配算法和队列管理算法,对语音和数据业务进行QoS保证。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与其他两种预约协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SADQ/CDMA协议使用较少的PN码字却仍然有很好的性能。
该文研究了一种在扩频分组无线网中适合多媒体传输的MAC协议—CDMA/RTDMA。它在RTDMA的基础上,将基站可分配的资源从时隙扩展为码字-时隙,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容量,更有效地支持多媒体业务的传输。文章分别通过M/M/n/m排队模型和相位过程来分析话音的丢包率和数据的延迟。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相对于原有的RTDMA方式,这种新的MAC协议在网络负载较重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多种业务的QoS要求。
该文将CDMA移动通信系统上行信道中的一种MAC协议PMCAP/CDMA协议应用到语音与数据混合业务的情况,对协议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仿真。为了保证对语音请求的优先分配,将PN码集分为语音可用码集,数据可用码集及语音与数据的预约码集。提出了新的动态码集分配方案。仿真表明,该方案较固定码集方案更好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而负指数码字分配方案提供了语音与数据性能的很好折衷。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多播方案,采用树型的多播拓扑结构。多播树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标识其身份的数字证书,除了成员身份认证外,还可以安全地分发会话密钥和实现会话数据的认证,因而减少了多播群密钥管理的复杂度;由于采用分层的树型多播结构,成员加入和退出有了更大的可扩展性。
k-错复杂度是指改变序列一个周期段中k个或少于k个符号后所得序列的最小线性复杂度.该文讨论了周期为2pq(q为奇素数,2是模q2的本原根)的二元序列线性复杂度与k的关系,这里k是满足LCk(SN)<LC(SN)的最小值.文章的结果表明k与线性复杂度LC(SN)的重量有关.
基于椭圆曲线提出了一个限制代理签名者的代理签名次数和代理签名期限的代理签名方案。原始签名者在代理签名有效期内,能限制代理签名者的代理签名次数,当代理签名有效期过后,能收回代理签名权。该方案克服了通常的代理签名方案中一旦原始签名者将签名权委托给代理签名者,就无法控制代理签名者的代理签名次数,无法收回代理签名权的缺点。该方案是基于椭圆曲线,采用一次一密签名构造的,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密钥量小,便于实现等优点。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语音质量较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特网的带宽变化较大,导致丢包率较大。该文根据因特网带宽变化的特点提出了1种应用在IP电话网关中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与封装策略,采用该策略的编码器能根据网络的带宽变化动态调节语音编码速率和语音包封装大小。据此,本文提出了4种算法:一种基于RTP协议语音包丢失率的计算算法、变速率编码算法、不同长度IP语音包的封装算法和根据丢包率来调整编码速率和封装的自适应算法。
该文提出了一种噪声信道下传输渐进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该方法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动态的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速率,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编码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试验证明本方法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EEP方法以及UEP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低时即信道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
该文依据分数低阶矩理论和诱发电位(EP)信号及噪声的低阶α稳定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检测EP潜伏期变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sigmoid函数对误差信号en(k)进行连续的非线性变换,既抑制了EP信号中的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又有效保留了信号成分,在高斯和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韧性,且无须动态估计信号噪声的α参数。利用这种方法动态检测EP潜伏期的变化,比以往的DLMS,DLMP和SDA等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是一种具有较高韧性的性能优良的EP潜伏期变化动态检测方法。
该文首先在码片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出4种数据选择方案,分析了各种数据方案对多址干扰与字符间干扰的影响;接着提出了基于Rosen梯度投影实现的最小均方和最小二乘两种盲空时多用户检测方法,并分析了4种数据选择方案对这两种检测方法运算复杂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给出较合理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在运算量、收敛速度和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更加具有实用意义。
对相关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矢量按一定规则排列的非对称矩阵,其奇异值/奇异矢量分解(SVD)的右奇异矢量同样存在两个子空间,并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谱估计方法,即基于相关阵信号子空间的正交矢量(Orthogonal Vector spectral estim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matrix Signal-Subspace),简称OVSS法。OVSS法源于相关阵信号子空间,对噪声和数据长度敏感性较小,同时它又是正交矢量法,且源于高阶模型,具有高阶MUSIC法的分辨率,而且是低阶矩阵SVD,没有伪峰。大量模拟试验显示OVSS法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高统计稳定性、计算量相对增加较小的高质量谱估计方法。
如何解决Dempster组合规则的计算复杂性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从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出发,对截断型D-S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近似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提高基于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决策的准确度方面要明显优于截断型D-S算法。
从最简单的Haar尺度函数入手,提出一种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将每一个经典的规范正交子波基进行拓展得到一类新的规范正交子波基。新子波类中的每一个子波均继承了原始子波的许多基本性质,比如规范正交性,正则阶,时、频局域化特性等,同时也得到某些性能的改善。文中重点探讨广义Haar子波、广义Shannon子波和Meyer子波、Daubechies子波等的简单广义化;最后讨论新子波系统的一个直接应用;实(序列)信号解析子波变换的快速算法问题。
该文提出了一种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处理方法——信号分解法。通过信号分解法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分解,可得到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趋向性序列,其余部分便是方差平稳随机信号中剔除趋向性后的零均值的平稳随机信号,它可用平稳随机信号模型来研究。该方法简单、通用,是处理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得到的趋向性序列能更准确地逼近非平稳随机信号的趋向性曲线。
该文基于小波域多状态隐马尔科夫树(HMT)模型,引入一种新的文本分割方法。该分割方法是在H.Choi et al.(2001)工作的基础上,将文本按纹理分为背景、文字与图片3种类型,分别建立多状态HMT模型。另外,基于平滑图像将上述方法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引入了多状态IHMT分割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阐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该文提出了采用空间矢量组合对小波图像进行分类矢量量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高频子带系数的频率相关性和空间约束性将子带系数重组,依据组合矢量能量和零树矢量综合判定进行分类,整幅图像只需单一量化码书,分类信息占用比特数少,并采用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加权均方误差准则进行矢量量化,提高了量化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在较低的编码率下,可达到很好的压缩效果。
该文提出了对小波图像作多级零树编码后进行网格编码量化(TCQ)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子带间的相关性进行零树编码,然后利用卷积编码和信号空间扩展来增大量化信号间的欧氏距离,并用Viterbi算法寻找最优量化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零树编码后采用最优量化要提高0.3dB左右。该方法还具有编码计算复杂度适中,解码简单的优点。
该文提出了在二维码书空间中,在矢量量化(VQ)的基础上,应用网格编码量化(TCQ)的思想来实现量化的新方法——二维网格编码矢量量化(2D-TCVQ)。该方法首先把小码书扩展成大的虚码书,然后用网格编码矢量量化(TCVQ)的方法在扩大的二维码书空间中用维特比算法来寻找最佳量化路径。码书扩大造成每一子集最小失真减小从而提高了量化性能。由于二维TCVQ采用的码书尺寸较小,因而可以应用到低存贮、低功耗的编解码环境。仿真结果表明,同一码书尺寸下,二维TCVQ比TCVQ好0.5dB左右。同时,该方法具有计算量适中,解码简单以及对误差扩散不敏感的优点。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椒盐噪声的多窗口中值滤波算法。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大小的滤波窗口。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中值滤波算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特别是在噪声密度非常大的情况下,表现了很好的性能。
该文对雷达和红外航迹关联决策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导出了雷达与红外航迹关联时正确关联概率与关联决策门限关系的闭式解,并给出了关联决策门限与正确关联概率关系的多项式表示。在给定正确关联概率情况下,给出了错误关联概率的闭式解,并在给定错误关联概率情况下,推导出了正确关联概率的闭式解。数值计算所得精确值与近似计算所得近似值的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导出的这些闭式解,可以很容易地对雷达和红外航迹关联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可用于对雷达和红外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
该文对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对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数据采用区域自适应量化的JPEG方法进行压缩。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对SAR复数图像进行压缩保留相位信息的方法。
论文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空间几何关系,描述了雷达信号数学模型;给出了弹载SAR成像方法;详细分析了弹载SAR水平初始方位角、载体速度的测量误差对于成像定位的影响;推导了各种误差影响成像结果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非直线运动大下冲角情况下,误差分析的计算机仿真和在匹配制导中的实验结果。
该文在介绍重复飞行机载干涉SAR基本原理之后,分析了在L波段机载SAR(CASSAR)飞行实验中的航线控制方式和航线偏差对干涉成像的影响,研究了基于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运动补偿方法,提出了利用配准点拟合投影函数方法解决非平行基线的去相干性问题,通过高程反演,获得了观测地区局部的三维地形图。
该文设计了共用一个物理孔径的双频双极化的微带天线。天线采用了可折叠的充气式聚酯薄膜介质结构,有较小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相对带宽。天线采用孔径耦合馈电方式,对L波段和S波段的馈电线路可各自优化。讨论了此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和阻抗匹配,计算了天线的各个参数和天线用于星载SAR时的系统性能指标。
该文分析了多通道干涉SAR/GMTI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中不同误差源对主杂波抑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多通道干涉SAR/GMTI方案中最关键的对消因子提出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经改进的多通道干涉SAR/GMTI方案对各种误差的敏感程度显著下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因而改进后的方案更适合于工程实施。
为快速数值计算动态粗糙分形海面上有船目标时的双站散射,该文将广义前后向迭代法(GFBM)与谱积分加速算法(SAA)结合用于求解磁场积分方程(MFIE)。避免了电场积分方程(EFIE)数值计算的不稳定性。数值模拟了TE锥形波低掠角入射在一维动态分形粗糙导体海面以及船目标存在时的双站散射,讨论了多次散射传播的双站散射与动态分形海面和船目标各特征参数的关系。
该文从电路三要素理论出发研究低功耗电路,定量描述绝热无比型动态记忆电路。绝热无比型动态触发器利用电容接收和保存信息,避免目前绝热电路中电容上的信息得而复失的现象,其中绝热D和T’触发器只用6管,带‘与或非’输入的绝热D触发器只用9管。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该文提出绝热无比型动态同步时序电路综合方法,用此法设计出绝热5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仅用32管,总功耗小于一个PAL-2N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的功耗,计算机模拟验证该文方法正确。
该文从空时编码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系统分析了已有的几种空时编码方案,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三站二维定位问题是最小定位问题,一般只利用几何关系就能获得定位估计,但由于未利用距离测量的统计信息,定位精度较差。该文先将点到点的距离测量转化为点到线的距离估计,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种新的加权几何定位方法,其中加权的确定利用了距离测量的统计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在测距误差较小时新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公平的不可否认协议解决了电子商务中信息传输的互相否认问题,并使通信各方处于平等的位置。也就是说,对各方来说,协议是公平的。该文提出了一个“优化”意义上的公平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在正常情况下,协议并不涉及TTP,只有在一方不诚实或通信崩溃的情况下才会使用TTP,避免了TTP成为系统通信的瓶颈,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随着SAR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SAR图像的成像精度和实时率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军事领域,高实时率是SAR成像系统的一个关键指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S成像算法的中粒度SAR并行成像算法,该算法中每一个处理步骤均能并行完成,是一种任务级的并行,适合于具有较高通信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在曙光3000上的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率和并行效率。
将小波变换和马氏距离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ISAR成像的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对ISAR成像数据进行正交二进Symlet小波分解和门限处理,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计算压缩后坐标点的马氏(Mahalanobis)距离,得到目标稳定的特征向量。由实验结果看出,此向量具有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变性,能够用于雷达目标识别。
版权所有 © 2010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市2702信箱,邮编:100190 电话:+86-10-58887066 传真:+86-10- 58887539,Email: jeit@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