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出版道德声明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nglish
电子与信息学报
在线办公系统
 ·审稿政策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网络优先出版
 ·当期目次
 ·下期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Email Alert
 ·
 
热 点 文 章
 ·2008年高被引论文
 ·2009年高被引论文
 ·2010年高被引论文
 ·编辑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1, Vol.23 No.6   刊出日期:  2001-06-19
本期栏目: 论文 | 综述评论 | 研究简报 |
 
 
论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蒋伯峰; 殷勤业; 金梁
多用户共信道信号的半盲闭式分离方法
2001 Vol. 23 (6): 521-527 [摘要] ( 1463 ) [PDF 1131KB] ( 533 )   
DOI
:

该文充分利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已知短序列,给出了一种半盲多用户共信道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得到信号的零空间,然后借助于各用户中的已知短序列,采用LMS算法得到各用户信号的估计。与非盲方法相比,所需的已知短序列非常有限,其最短长度仅为共用同一个信道的用户数。同时也克服了全盲方法运算量大和存在局部极小点等问题。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在多径条件下,该方法适用于智能天线系统中上行共信道信号的分离。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欧阳聪星; 乐光新
运用格状图支路转移规则和Viterbi算法实现数字信号盲估计
2001 Vol. 23 (6): 528-532 [摘要] ( 2075 ) [PDF 942KB] ( 633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数字信道盲估计算法,运用格状图中的一步支路转移规则,大大削减了最佳估计所要求的计算量。文中首先介绍了符合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准则的信道最佳盲估计算法,然后阐述了运用格状图中的一步支路转移规则对格状图进行筛选的基本思想,接着详细介绍了本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本算法的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建中; 肖国镇
Hash函数与认证码的构造
2001 Vol. 23 (6): 533-539 [摘要] ( 1707 ) [PDF 1073KB] ( 516 )   
DOI
:

讨论了hash函数与认证码的密切关系,特别对几个特殊的hash函数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ε-AU hash及ε-ASU hash函数族的构造方法,通过这种构造得到了性能较好的认证码。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宏兵; 杨万海; 彭进业; 王大凯
一种适用于多尺度边缘提取的双正交小波的构造
2001 Vol. 23 (6): 540-544 [摘要] ( 1636 ) [PDF 680KB] ( 555 )   
DOI
:

该文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度边缘提取的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实验结果证实利用这种滤波器组能用更少的计算工作量提取信号的基本特征。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立萍; 陈天麒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多辐射源运动状态分析
2001 Vol. 23 (6): 545-551 [摘要] ( 1666 ) [PDF 1301KB] ( 578 )   
DOI
:

利用无源传感器对辐射源进行无源定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广泛重视。而利用运动的单一传感器对运动的多个辐射源同时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则是无源定位问题中的难点。状态空间模型可将辐射源的参数估计和辐射源的运动状态分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运动的单一均匀线阵,用信息论准则和ESRPIT算法对辐射源的个数、辐射源的发射频率和空间频率、空间频率变化率进行联合估计,进而对各个辐射源进行运动状态分析(TMA—目标运动分析)。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杨杰; 姜明启
混沌研究方法在雷达海杂波分析中的应用
2001 Vol. 23 (6): 552-558 [摘要] ( 1658 ) [PDF 1335KB] ( 618 )   
DOI
:

本文讨论了混沌信号的基本特性,相空间重构,Lyapunov指数,关联维、功率谱指数等用于表征未知动态系的混沌中的重要概念,并将它们应用于来自海洋表面雷达后向散射海杂波信号的分析中。通过对海杂波的分析,计算得出:海杂波有有限的关联维和正的Lyapunov指数,功率谱指数呈指数下降。这说明海杂波具有混沌特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吕彤光; 陆仲良; 粟毅; 李盾
单周波和双周波信号用于冲激SAR成像的性能分析
2001 Vol. 23 (6): 559-568 [摘要] ( 1597 ) [PDF 1701KB] ( 558 )   
DOI
:

该文分析了冲激SAR成像的特点,在发射和接收均为“超宽带信号”、“大方位积累角”的情况下,推导出了冲激信号SAR方位分辩率的解析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单周波和双周波信号用于冲激SAR成像的方位分辨率、距离分辨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些结论的正确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黄晓涛; 梁甸农; 匡纲要
UWB-SAR抑制FI的ML参数估计方法
2001 Vol. 23 (6): 569-576 [摘要] ( 1706 ) [PDF 1576KB] ( 602 )   
DOI
:

有效的射频干扰(RFI)抑制技术是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SAR)成像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多正弦波模型的选代最大似然(ML)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RFI。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局部最小及相近频率分辨问题。本文利用特征结构分析求解初始频率估计,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对RFI谱峰中正弦信号个数的二元假设使算法得到简化。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本文算法的良好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齐向阳; 朱敏慧; 白有天
散射矩阵同时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2001 Vol. 23 (6): 577-582 [摘要] ( 1690 ) [PDF 1088KB] ( 752 )   
DOI
:

该文提出了散射矩阵同时测量的一种新方法—频域分割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时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同时发射两个中心频率不同、调频斜率相同的线性调频信号,中心频率的差值等于或略大于信号带宽,接收时上述的两个天线同时接收,那么每个天线接收的回波是两个不同极化组合回波的叠加,我们利用两个回波信号频谱的差异,将之分离,从而实现散射矩阵的同时测量。这种方法避免了测量不同时以及极化开关造成的极化耦合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与散射矩阵同时测量的信号编码法相比,更容易实现高极化隔离度。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锁萍; 蒋国平
MLC混沌电路耦合同步的充分条件
2001 Vol. 23 (6): 583-588 [摘要] ( 1827 ) [PDF 829KB] ( 612 )   
DOI
:

基于混合混沌信号的单向耦合方法,研究MLC(Murali-Lakshmanan-Chua)电路混沌同步问题;利用Bellman-Gronwall不等式,分析并给出MLC混沌电路耦合同步的一个充分条件。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定中; 李于凡
基于方程相容性检测有源网络多重故障的可测性
2001 Vol. 23 (6): 589-596 [摘要] ( 1647 ) [PDF 1141KB] ( 701 )   
DOI
:

该文引入零泛器电路讨论有源网络的k故障定位的问题,使含有四种受控电源的有源网络k故障定位方法与无源网络统一起来。此外,对有源网络k故障定位的局部可测条件和全局可测条件从拓扑上进行了分析。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宝林; 王行言; 马信山
运动薄板的平均边界条件
2001 Vol. 23 (6): 597-602 [摘要] ( 1639 ) [PDF 802KB] ( 556 )   
DOI
:

考虑到利用精确边界条件处理电磁屏蔽问题的复杂性,为简化电磁屏蔽边值问题的分析与计算,该文在平均边界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运动薄板电磁屏蔽边值问题求解的一种新的近似方法。通过编程上机计算,得到了运动薄板近似传输系数的值,经与精确边界条件下运动薄板准确传输系数的值比较,发现两种结果符合得很好。这表明本文中的方法不仅是简便易行的,且可以足够准确地描述薄板两侧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杨利; 徐善驾
三维介质频率选择表面结构的多模网络分析
2001 Vol. 23 (6): 603-610 [摘要] ( 1705 ) [PDF 1337KB] ( 618 )   
DOI
:

该文采用多模网络与严格模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介质周期结构在电磁波斜入射情况下的散射特性。定量地分析了这种三维频率选择表面结构的频率选择特性随入射波的频率、入射角度、周期层和均匀层的厚度与介电常数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从而为三维介质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综述评论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苏驷希
DCS网状网自愈的进展
2001 Vol. 23 (6): 611-616 [摘要] ( 1639 ) [PDF 1512KB] ( 701 )   
DOI
:

数字交叉连接系统(DCS)网状网是电信传输骨干网的主要拓扑结构。本文讨论了DCS网状网自愈的进展,其中包括SDH、ATM和WDM网状网自愈,同时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电信传输网自愈和电信业务网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研究简报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蔡英杰; 李衍忠; 向敬成
基于高速ECL数字电路的宽带多模信号的产生和设计
2001 Vol. 23 (6): 617-621 [摘要] ( 1979 ) [PDF 922KB] ( 571 )   
DOI
:

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高速ECL数字电路的宽带多模信号产生系统,并简要介绍了线性调频(LFM),非线性调频(NLFM)信号产生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文实现系统的时钟频率为280MHz,可输出带宽70MHz以下的多种时宽的LFM,NLFM信号。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宽带信号产生系统输出的谐波与杂散均小于-55dB,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小平; 李运钧; 姚宁; 马会中; 毕兆琪; 张兵临
氮流量对非晶碳膜场致电子发射的影响
2001 Vol. 23 (6): 622-624 [摘要] ( 1992 ) [PDF 380KB] ( 603 )   
DOI
:

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陶瓷/金属钼薄膜衬底上沉积出了氮掺杂非晶碳膜,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及Raman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不同掺杂样品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随着氮流量的增加,发射电流密度增大,阈值电压降低。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年创刊 月刊
EI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主      编:吴一戎
ISSN:1009-5896
CN:11-4494/TN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常见问题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及索引
保密审查单及知识产权证明信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查询
MSN:jeit@live.cn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20021838号-8

版权所有 © 2010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市2702信箱,邮编:100190 
电话:+86-10-58887066 传真:+86-10- 58887539,Email: jeit@mail.ie.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