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出版道德声明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nglish
电子与信息学报
在线办公系统
 ·审稿政策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网络优先出版
 ·当期目次
 ·下期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Email Alert
 ·
 
热 点 文 章
 ·2008年高被引论文
 ·2009年高被引论文
 ·2010年高被引论文
 ·编辑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3, Vol.25 No.1   刊出日期:  2003-01-19
本期栏目: 论文 | 研究简报 |
 
 
论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孙真真; 陈曾平; 庄钊文; 郭桂蓉
一种基于时域分解的ISAR图像理解与处理方法
2003 Vol. 25 (1): 1-8 [摘要] ( 2176 ) [PDF 1357KB] ( 751 )   
DOI
: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的自动理解是应用其进行自动目标识别(ATR)的基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高斯表示(AGR)的ISAR图像理解与处理方法。该方法对目标ISAR图像中点散射与非点散射效应并存的现象给以有效的参数化的描述,进而消除非点散射在图像中造成的模糊展布,并提取到可用于目标识别的成像目标散射中心特征。基于飞机目标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国栋; 周荫清; 李春升
星载聚束式SAR子孔径成像处理方法
2003 Vol. 25 (1): 9-16 [摘要] ( 1861 ) [PDF 938KB] ( 834 )   
DOI
:

该文分析了星载聚束式SAR的信号特性。在分析比较几种常见聚束式SAR成像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适用于星载聚束式SAR成像的改进chirp scaling算法。为解决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SAR具有的脉冲重复频率(PRF)过高,多普勒带宽中心频率时变性等问题,深入分析了采用子孔径方法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法,并将子孔径方法结合到chirp scaling算法中。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适用于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SAR成像处理。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孟祥伟; 关键; 何友
广义最小选择恒虚警算法的性能分析
2003 Vol. 25 (1): 17-23 [摘要] ( 1786 ) [PDF 828KB] ( 1136 )   
DOI
:

为了改善OSSO或GOSSO方法的性能,该文基于加权线性组合的有序统计量提出了广义最小选择(GSO)恒虚警检测器,文中讨论了线性组合有序统计量加权系数的选择与检测器性能的关系,在GSO特殊加权系数场合,提出了QBWSO、TMSO,CMSO三种性能较为优良的检测器。分析结果表明,TMSO和QBWSO在均匀背景及多目标环境中的性能均比OSSO的性能获得了改善,QBWSO在均匀背景中的性能比TMSO的略强;在均匀背景中,SO的性能最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月花; 荆麟角
对比度最优自聚焦算法
2003 Vol. 25 (1): 24-30 [摘要] ( 2078 ) [PDF 1413KB] ( 1122 )   
DOI
:

该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SAR的自聚焦算法,称作对比度最优自聚焦算法(Contrast Optimiza-tion Autofocus Algorithm,COAA)。该算法是一种原理简单、收敛快、计算量小、鲁棒性强的自聚焦算法,该文着重研究了COAA的实现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将COAA运用于中关村地区L-SAR数据并得到了理想的图像,这说明该算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该文通过一些具体例子验证了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勇;刘玉萍; 廉保旺; 王永生;张怡
加权重排算法在多目标雷达信号分辨中的应用
2003 Vol. 25 (1): 31-36 [摘要] ( 1940 ) [PDF 1012KB] ( 868 )   
DOI
:

该文应用一种加权重排算法,对多目标雷达信号的分辨进行了研究。此加权重排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重排后的时频分布虽然失去了双线性,但保持了其它良好性质,特别是换回了对Chirp信号和冲击信号的准确定位。针对编队多目标雷达信号的线性调频特点,应用加权重排算法在权衡能量聚集性和消除重排振荡的同时,实现了对编队多目标雷达信号较佳分辨。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马晓岩; 黄晓斌
噪声背景下雷达低速小目标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2003 Vol. 25 (1): 37-43 [摘要] ( 1697 ) [PDF 887KB] ( 1165 )   
DOI
:

该文在研究Duffing振子特性之后,基于Duffing振子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速小目标的Duffing振子雷达检测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在低信噪比环境中,以低虚警率对低速目标进行有效检测。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吴艳; 李明; 梁继民; 杨万海
一种图像融合新算法
2003 Vol. 25 (1): 44-49 [摘要] ( 1661 ) [PDF 1813KB] ( 1024 )   
DOI
:

将小波的多分辨分解、进化策略与IHS变换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图像融合的新算法。该方法首先依据高分辨率图像经小波分解得到的各小波面,进行区域划分,再采用分区域加边缘有效因子的融合思想,使得融合图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和高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融合结果,并与IHS法、MWD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图像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黄宁; 朱敏慧; 张守融
一种采用高斯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
2003 Vol. 25 (1): 50-53 [摘要] ( 2426 ) [PDF 909KB] ( 1358 )   
DOI
:

该文研究了无监督遥感图像分类问题。文中构造了图像的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HiddenMarkov Random Fleid,HMRF),并且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图像分类算法。该文采用有限高斯混合模型(Finite Gaussian Mixture,FGM)描述图像像素灰度的条件概率分布,使用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解决从不完整数据中估计概率模型参数问题。针对遥感图像分布的不均匀特性,该文提出的算法没有采用固定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参数,而是在递归分类算法中分级地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区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分类算法处理精度高于C-Means聚类算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琚; 聂开宝; 何振亚
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及分离方法研究
2003 Vol. 25 (1): 54-61 [摘要] ( 1839 ) [PDF 1205KB] ( 1185 )   
DOI
:

该文分析了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及分离条件,指出现阶段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的局限性。将Edgeworth展开代入信息后向传输算法中,通过一种新的自适应累积量估计方法,克服了原算法指出的Edgeworth展开在盲信号分离中的缺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在特定非线性混叠模型信号分离的效果,我们还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累积量对不同算法的影响。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殷志祥; 张凤月; 许进
0-1规划问题的DNA计算
2003 Vol. 25 (1): 62-66 [摘要] ( 2163 ) [PDF 946KB] ( 802 )   
DOI
:

DNA计算是解决一类难以计算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种计算随着问题的增大可以呈指数增长。迄今为止,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提高了它的性能和增加了它的可行性,该文提出了在基于表面的DNA计算中采用了荧光标记策略,解决简单的0-1规划问题的一种理论方案,尝试了DNA计算在规划问题中的应用。这种方法具有编码简单、耗材底、操作时间短、技术先进等优点。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传东;吕述望;范修斌
“停走”型钟控序列概率模型信息论分析
2003 Vol. 25 (1): 67-73 [摘要] ( 2057 ) [PDF 964KB] ( 695 )   
DOI
:

给出了“停走”型钟控序列概率模型的信息论分析,得到了控制序列与输出序列之间互信息熵的简单计算公式,给出了输入与输出序列之间互信息熵的一个下界。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陆阳; 魏臻; 韩江洪; 樊玉琦
二进神经网络的模式匹配学习
2003 Vol. 25 (1): 74-79 [摘要] ( 1935 ) [PDF 822KB] ( 714 )   
DOI
:

二进神经网络的知识提取需要了解每个神经元的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对二进神经网络学习结果的分析是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可分结构系结构分析的学习算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布尔空间的样本集合进行学习,得到的二进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都归属于一类或几类线性可分结构系,只要这几类线性可分结构系的逻辑意义是清晰的,就可以分析整个学习结果的知识内涵。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雷; 李乐民
WDM网络中确定波长变换器位置与数目的启发式算法
2003 Vol. 25 (1): 80-87 [摘要] ( 1736 ) [PDF 1410KB] ( 634 )   
DOI
:

该文首次研究了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WDM)网络中如何在最佳节点中确定波长变换器数目的算法,设计了3种启发式算法,通过在NSFNET(the U.S.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 backbone NETwork,美国科学基金会骨干网络),ARPANBT(the Advanced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美国高级研究规划局网络),CERNET(China Educationand Research NETwork,中国教育科研网络)上的仿真,比较了3种算法的性能差异,得出算法1的性能最优,且复杂度最低。另外,通过比较在部分节点以及全部节点中运用算法1确定波长变换器的数目,得出:在WDM网络中,在部分节点中装配有限的波长变换器也可以达到全部节点中装备波长变换器的性能,并且还可以降低光交叉连接设备(Optical Cross-Connects,OXC)的成本,减少复杂的控制。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胡光岷; 李乐民; 安红岩
动态多播最小生成树算法
2003 Vol. 25 (1): 88-93 [摘要] ( 1941 ) [PDF 855KB] ( 1289 )   
DOI
:

在IP多播网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路由、优化配置,以减少开支,是IP多播业务推广使用的关键。该文针对IP多播动态路由选择的特点和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多播最小生成树算法(DMPH),随机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DMPH算法生成的多播树总费用与静态算法基本一致,优于现有的动态算法;计算复杂性较静态算法有很大降低。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任丰原; 王福豹; 任勇; 山秀明
主动队列管理中的PID控制器
2003 Vol. 25 (1): 94-99 [摘要] ( 2997 ) [PDF 1294KB] ( 902 )   
DOI
:

作为对终端系统上拥塞控制的一种补充,中间节点上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从而实现了控制端到端的时延,保证QoS的目的。C.Hollot等人(2001)用经典控制理论中频域校正的方法设计了用于AQM的PI控制器,但参数整定上的试凑方法不免代有盲目性;算法的瞬态性能指标也不够理想。为此,该文引入了微分环节来增强系统的响应能力,同时给出了基于稳定裕度的参数整定方法,使PID控制器的稳定性有了绝对保障。仿真试验表明PID算法的调节时间远远短于PI控制器,从而为在负载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控制分组排队等待时间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永利; 刘贵忠; 王海军; 尚赵伟
自相似数据流的Hurst指数小波求解法分析
2003 Vol. 25 (1): 100-105 [摘要] ( 2359 ) [PDF 1007KB] ( 1319 )   
DOI
:

该文针对具有自相似性的数据流的特征参数——Hurst指数的小波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现有提取Hurst指数的小波方法给予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研究了消失矩阶数、小波函数以及分解级数的选择对小波法提取Hurst指数的准确性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牛凯; 朱春梅; 吴伟陵
W-CDMA系统中辅同步信道捕获的改进
2003 Vol. 25 (1): 106-111 [摘要] ( 2135 ) [PDF 849KB] ( 669 )   
DOI
:

W-CDMA系统中,各基站之间是异步时序关系。为了快速识别基站,3GPP协议引入了三步同步的小区搜索算法。第二步对辅同步信道的搜索是极其重要的。采用传统的匹配滤波器组结构运算复杂度比较大。该文分析了辅同步信道的结构,根据其构造特性提出了部分快速哈达玛变换(PFHT)的快速算法。理论分析证明该算法减少了接近70%的运算量。同时,针对辅同步信道的RS码表搜索,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子图搜索算法,与穷举搜索相比,大幅度降低了复杂度。经过这两方面的改进,使辅同步信道捕获的硬件设计复杂度大大降低,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魏立军; 刘增基
AAL2分组话音系统信元装配时延的研究
2003 Vol. 25 (1): 112-117 [摘要] ( 1673 ) [PDF 1379KB] ( 688 )   
DOI
:

该文研究将AAL2分组填入ATM信元载荷域时的信元装配时延。得出结论:ATM信元装配时延由话音源编码速率、分组占用时长以及接入AAL2分组话音复接器中的话音源个数确定。当话音源编码速率较低,接入AAL2分组话音复接器中的话音源数较小时,信元装配时延可能很大,需要设置定时器以限制信元装配时延,例如当话音源编码速率为8kb/s时,可令定时器的取值为3ms;当话音源编码速率为32kb/s时,若分组占用时长为5ms,一般无需使用定时器。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谢鸿全; 鄢扬; 刘盛纲
PASOTRON注波互作用线性理论研究
2003 Vol. 25 (1): 118-122 [摘要] ( 1709 ) [PDF 594KB] ( 841 )   
DOI
:

该文研究了等离子体辅助慢波振荡器(Plasma Assisted Slow-wave Oscillator,PA-SOTRON)的物理机制;在考虑离子通道的情况下,利用线性场理论,推导了无引导磁场下等离子体填充的波纹波导中电磁波传播的色散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填充因子对PASOTRON的时间增长率及工作频率的影响。

研究简报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彭军; 廖晓峰; 吴中福
一个延时混沌神经元系统的耦合同步
2003 Vol. 25 (1): 123-127 [摘要] ( 1852 ) [PDF 854KB] ( 873 )   
DOI
:

该文研究了一个延时混沌神经元系统的耦合同步问题.基于Krasovskii-Lyapunov理论,讨论了同步的渐近稳定性,并给出了系统同步的一个充分条件,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讨论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同步效果和鲁棒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徐宁; 何松柏; 虞厥邦
分形在布局中线长估计的研究
2003 Vol. 25 (1): 128-130 [摘要] ( 1613 ) [PDF 453KB] ( 952 )   
DOI
:

布局问题的目标都是与连线长度有关,且考虑时延优化也与线长有关。由于布局阶段并没有完成最终布线,若希望在无几何走线的情况下判断一个布局的好坏,就要有简单且又有一定精度的线网长度估计方法来估算线长。文中介绍了几种常规的线长估计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将分形引入线长估计的新方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小霞; 廖显恒; 罗积润; 赵青兰
铝酸盐结构对阴极性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2003 Vol. 25 (1): 131-134 [摘要] ( 1603 ) [PDF 535KB] ( 907 )   
DOI
:

用XRD技术对浸渍Ba-W阴极所用的铝酸盐(6BaO:CaO:2Al2O3)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和国内某单位的铝酸盐峰位较复杂,结构不单一。该文作者用新的配方,新的烧结方式生成了主峰为Ba5CaAl4O12的结构单一的铝酸盐,且烧结温度比传统烧结温度低200℃,单一结构的铝酸盐具有浸渍温度低、发射较好、性能稳定、蒸发少等特点,从而可望改善Ba-W阴极的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吴迅雷; 丁耀根
磁体工作状态判断标准的改进
2003 Vol. 25 (1): 135-138 [摘要] ( 1614 ) [PDF 792KB] ( 884 )   
DOI
:

磁体结构优化设计需要用最少量的磁体产生最强的磁场,其要点之一是保证磁体的每一部分工作在退磁曲线上尽量靠近最大磁能积(BH)max的地方,目前用于磁场计算的程序CTA对磁体工作点的算法有缺陷,它对一个形状复杂磁体结构的磁场能量贡献大小的计算也不能给出唯一的结果,以便当作设计优劣的判据。作者就程序算法进行改进后,对每个磁体结构给出一个统一的平均磁能积作为判断磁体工作状态的标准,并进一步画出了磁能积的分布图。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兆田;熊小芸
2002年信息科学部一处项目受理情况通报
2003 Vol. 25 (1): 139-144 [摘要] ( 1470 ) [PDF 1401KB] ( 927 )   
DOI
: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年创刊 月刊
EI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主      编:吴一戎
ISSN:1009-5896
CN:11-4494/TN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常见问题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及索引
保密审查单及知识产权证明信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查询
MSN:jeit@live.cn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20021838号-8

版权所有 © 2010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市2702信箱,邮编:100190 
电话:+86-10-58887066 传真:+86-10- 58887539,Email: jeit@mail.ie.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