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出版道德声明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nglish
电子与信息学报
在线办公系统
 ·审稿政策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网络优先出版
 ·当期目次
 ·下期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Email Alert
 ·
 
热 点 文 章
 ·2008年高被引论文
 ·2009年高被引论文
 ·2010年高被引论文
 ·编辑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 Vol.28 No.1   刊出日期:  2006-01-19
本期栏目: 论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 |
 
 
论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雷 杰; 邢孟道; 保 铮
一种基于钟摆模型的舰船目标成像方法
2006 Vol. 28 (1): 1-6 [摘要] ( 1819 ) [PDF 380KB] ( 1219 )   
DOI
:

舰船目标受海浪的影响而呈现多倍周期和随机性的摆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钟摆模型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每个距离单元的相位历程中所含大幅度的线性调频分量进行成像。为了补偿实际目标转动过程中因不完全符合钟摆转动模型而引起的三阶及更高阶的相位误差,在一阶相位误差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得出了二阶相位误差估计方法,并结合Radon-Wigner算法以及“CLEAN”法得出了比较稳健的相位自聚焦方法。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黄 倩; 张冰尘;王岩飞
一种用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抑制SAR相干斑噪声的方法
2006 Vol. 28 (1): 7-11 [摘要] ( 1844 ) [PDF 748KB] ( 1362 )   
DOI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偏微分方程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的算法,简称DSADE算法。本算法根据SAR图像的局部特征在均匀区域各向同性扩散,边缘细节区域各向异性扩散,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持边缘细节信息,而且可以对其进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有效抑制了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保持并增强了边缘细节,而且有着良好的图像视觉效果。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孙明;李春升
基于自适应加权方法的复值SAR图像的频域压缩改进算法
2006 Vol. 28 (1): 12-15 [摘要] ( 2001 ) [PDF 637KB] ( 1269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方法的复值SAR图像的频域压缩改进算法。该算法在原有频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自适应的加权方法,在低压缩比(<20:1)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数据图像的特征,是一种有效的复值SAR图像的压缩算法。复值空域相关系数指标评估,以及原始数据、重建数据的幅度图对比和两幅数据图像之间的相关系数图都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岳海霞; 杨汝良
星载极化SAR原始数据模拟研究
2006 Vol. 28 (1): 16-20 [摘要] ( 1861 ) [PDF 532KB] ( 1450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星载极化SAR分布目标原始数据模拟和仿真方法。在引入极化后向散射矩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布目标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方法,详细阐述了极化原始数据产生过程。最后通过对模拟得到的极化原始数据的仿真再现图像分析,证实了对星载SAR极化原始数据模拟的正确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黄 磊;吴顺君; 张林让
采用Lanczos算法快速估计噪声子空间
2006 Vol. 28 (1): 21-25 [摘要] ( 1823 ) [PDF 235KB] ( 1611 )   
DOI
:

提出一种采用Lanczos算法估计噪声子空间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传统的空间平滑技术解相干,然后由多级维纳滤波器的预滤波器的性质可知,多级维纳滤波器的冗余分解级的预滤波器可以构成一个噪声子空间。由此可以采用Lanczos算法快速估计到噪声子空间。由于不需要对协方差矩阵作特征值分解,而且所要求的冗余分解的级数较少,其运算量比基于特征值分解方法要小得多。此外,采用Lanczos算法计算降维矩阵和冗余矩阵只构成多级维纳滤波器的前向递推,从而使得算法的复杂度大大降低。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胡进峰; 周正欧; 孔令讲
探地雷达多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
2006 Vol. 28 (1): 26-30 [摘要] ( 1865 ) [PDF 217KB] ( 1466 )   
DOI
:

与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支撑矢量机具有更强的分类推广能力。该文在提出利用非线性映射进行探地雷达目标识别的基础上,将多目标识别支撑矢量机与探地雷达目标识别相结合,得到了基于一对一(One against one) 支撑矢量机的探地雷达多目标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包括基于一对一的探地雷达多目标识别方法、交叉验证的参数选取方法、多通道识别方法;并且和传统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所提识别方法可以与各种目标特征选取方法相结合。对实测数据的对比处理表明所提方法优于传统探地雷达目标识别方法,所得结论对探地雷达目标识别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范 强; 吕晓德; 张 平; 许 猛
星载SAR DPCMAB技术的方位向非均匀采样研究
2006 Vol. 28 (1): 31-35 [摘要] ( 2272 ) [PDF 309KB] ( 1197 )   
DOI
:

在星载SAR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DPCMAB)系统中,发射脉冲盲区和星下点回波盲区的存在会引起方位向非均匀采样,从而在方位向冲激响应的主瓣两侧产生不期望的尖峰。该文采用Spectral-Fit法和时域重构法在不影响图像性能的基础上,消除了非均匀采样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两者运算量的分析,指出时域重构法优于Spectral-Fit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吕玉增;刘永祥; 曹 敏; 黎 湘; 庄钊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一维散射中心提取研究
2006 Vol. 28 (1): 36-40 [摘要] ( 2114 ) [PDF 249KB] ( 1050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雷达目标一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并给出了适用条件。它采用非衰减指数和模型与CLEAN方法,将每个散射中心的提取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FFT方法和Prony方法,该文提出的一维散射中心估计方法在准确性、鲁棒性和分辨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邱兆坤; 马 云; 王 伟; 陈曾平
基于FPGA的数字化正交解调接收机最优设计
2006 Vol. 28 (1): 41-44 [摘要] ( 2142 ) [PDF 310KB] ( 2089 )   
DOI
:

结合抽取滤波器的多项滤波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推导出了一种含抽取正交解调接收机最优结构设计方法。在FPGA乘法器资源相同的条件下,采用最优结构设计的接收机内部FIR滤波器阶数比直接实现形式高了近4倍。最后给出了设计实例。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 波;王树勋
一种基于二阶统计量的近场源三维参数估计方法
2006 Vol. 28 (1): 45-49 [摘要] ( 1817 ) [PDF 344KB] ( 1484 )   
DOI
:

该文研究近场源的距离、角度和频率的三维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仅需利用二阶统计量和相应的配对程序就能直接估计出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谱峰搜索,同时避免应用四阶累积量,减轻了算法的计算量。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高 鹰; 谢胜利
基于泛函连接网络和差分进化算法的后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方法
2006 Vol. 28 (1): 50-54 [摘要] ( 2012 ) [PDF 256KB] ( 1173 )   
DOI
:

把后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的分离系统用泛函连接网络来建模,对分离系统的输出应用高阶统计量独立性准则作为测度,然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泛函连接网络的权值进行学习,从而获得了一种后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算法。由于泛函连接网络是一种单层神经网络,具有学习参数少、收敛速度快和非线性逼近能力强的特点;而差分进化算法控制参数少、易于选择、具有全局寻优能力和快速的收敛特性;因而与其它的后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分离算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仿真结果显示了这种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龚享铱; 袁俊泉; 苏令华
基于相位干涉仪阵列多组解模糊的波达角估计算法研究
2006 Vol. 28 (1): 55-59 [摘要] ( 1945 ) [PDF 229KB] ( 1225 )   
DOI
:

该文针对利用相位干涉仪估计波达角过程中的相位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个相邻阵元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它们的间距比进行多组解模糊的方法,并且分析了这种方法得到正确波达角估计值的条件。仿真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哲英; 马明旭; 朴凤贤; 王哲锋
最小二乘法分离频率相近的正弦信号
2006 Vol. 28 (1): 60-65 [摘要] ( 1916 ) [PDF 287KB] ( 2053 )   
DOI
:

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可以有效地对正弦信号进行分析,但对于分析频率相近的正弦信号却存在很大的误差。该文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法来分析该问题。该算法在观测矩阵的基础上,利用2范数最小的终止准则,通过求解超定方程组,辨识频率相近信号组成的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地分析频率相近信号各组成部分,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干扰,具有较好的噪声稳定性和频域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信号处理的效率与精度。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文成林; 周福娜; 文传博
多源观测逆问题的多尺度分布式分层求解算法
2006 Vol. 28 (1): 66-71 [摘要] ( 1795 ) [PDF 297KB] ( 1054 )   
DOI
:

针对多源观测逆问题求解时所需的计算量过大这问题,该文给出了多源观测逆问题的一种多尺度分布式分层求解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对各传感器上采集到的观测数据分别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基于每个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得到目标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的局部最优估计值;然后,基于相对误差协方差矩阵提供的信息,在每个尺度上将目标信号的小波系数或最粗尺度系数的局部估计值进行融合;最后,做小波逆变换,得到目标信号基于全局信息的融合估计值。采用该算法求解多源观测逆问题既能得到与采用集中式求解算法相当的估计效果,又能有效地降低求解所需的计算量,进一步增强算法的可实施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宋平舰; 张 杰;宋 玮
基于不动点计算的岸线动态分析方法
2006 Vol. 28 (1): 72-75 [摘要] ( 1713 ) [PDF 261KB] ( 1155 )   
DOI
: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海岸线这一独特线对象的动态变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分析手段。针对该问题,该文引入不动点的概念,基于现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不动点计算的岸线动态分析方法,达到分析海岸淤进或蚀退动态变化的目的,进而实现岸线动态变化的自动分析功能。文章对真实的黄河口岸线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证明了基于不动点计算的岸线动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 蓉; 段福庆; 刘三阳; 吴福朝
基于知识的红移测量和谱线证认方法
2006 Vol. 28 (1): 76-79 [摘要] ( 1647 ) [PDF 227KB] ( 1392 )   
DOI
:

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天体光谱的红移测量和谱线证认方法。首先,利用特征谱线的相关知识对红移候选和特征谱线候选进行了定义,并根据定义交叉确认红移候选和特征谱线候选;然后,利用Parzen窗法对所得到的红移候选集进行密度估计;最后,确定密度最大的红移候选,将落入其Parzen窗内的所有红移候选值进行平均得到红移,与这些红移候选值相对应的特征谱线候选即为特征谱线。与现有的基于谱线匹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谱线提取效果的依赖程度较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鲁棒性较好,正确率较其它基于谱线匹配的方法有较大提高。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劲松;戚文峰
Bent序列和Gold-like序列的构造
2006 Vol. 28 (1): 80-85 [摘要] ( 1725 ) [PDF 304KB] ( 1221 )   
DOI
:

该文研究Bent序列和Gold-like序列, 设计了3类快速生成的Bent序列, 此外, 基于Klapper(1993)对几何序列相关性的分析, 递归地构造了一类Gold-like序列, 所得的Gold-like序列涵括了Khoo, Gong和Stinson(2002)递归生成的Gold-like序列。 根据Olsen, Scholtz和Welch(1982)给出的Bent序列簇的构造方法, 该文得到的Bent序列可以迅速地构造Bent序列簇。此外, 该文得到的Gold-like序列可以用来设计大周期的扩频序列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郑 贺;陆佩忠;胡捍英
基于二分图的乘积码迭代译码算法
2006 Vol. 28 (1): 86-91 [摘要] ( 1860 ) [PDF 391KB] ( 1355 )   
DOI
:

该文给出了由汉明分量乘积码构造广义低密度(GLD)码的一般方法。基于所得稀疏矩阵的二分图,并结合分组码与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译码算法,设计出一种新颖的可用于乘积码迭代译码的Chase-MP算法。由于所得二分图中不含有长度为4和6的小环,因而大大减少图上迭代时外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高译码性能。对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及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下,汉明分量 (63,57,3)2 乘积码的模拟仿真显示,该算法能够获得很好的译码性能。与传统的串行迭代Chase-2算法相比,Chase-MP算法适合用于全并行译码处理,便于硬件实现,而且译码性能优于串行迭代Chase-2算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兰美; 廖桂生; 王洪洋
矢量传感器误差校正与补偿
2006 Vol. 28 (1): 92-95 [摘要] ( 1605 ) [PDF 325KB] ( 1099 )   
DOI
:

当阵列模型存在误差时,子空间类方法的高分辨性能会显著下降,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校正。由于矢量天线本身的复杂性,其相位误差很难精确校准且原有的基于标量天线相位误差的估计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于矢量天线。该文在到达角已知情况下,给出了一种估计矢量天线阵列相位误差的新方法,并导出了各通道相位误差的计算公式。最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本文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于 江; 陶海红; 廖桂生
基于IGA的阵列天线干扰抑制算法
2006 Vol. 28 (1): 96-99 [摘要] ( 1861 ) [PDF 226KB] ( 1289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IGA)的干扰抑制算法,在射频端基于功率判决直接通过调节权系数进行波束形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阵列天线中与信号方向不同的干扰。该算法在标准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疫苗注射和抗体浓度调节等免疫机制,通过抗体的期望繁殖率实现对抗体的促进和抑制,大大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通过注射疫苗的方法提高了收敛效率,能有效而实时地抑制阵列天线中的干扰。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 强; 曹 伟
机载超宽带天线罩物理光学分析方法
2006 Vol. 28 (1): 100-102 [摘要] ( 1984 ) [PDF 261KB] ( 1312 )   
DOI
:

该文提出了机载超宽带天线罩口径积分-表面积分-自适应网格(AI-SI-AG)分析方法。给出了用AI-SI-AG的计算和实测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高效地预测定向和全向天线的带罩方向图,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符合较好,在工程应用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施 伟; 龚铮权
用矢量球面波理论和互易原理分析伦伯透镜天线
2006 Vol. 28 (1): 103-107 [摘要] ( 2187 ) [PDF 283KB] ( 1251 )   
DOI
:

伦伯透镜是一种球形分层介质天线,考虑到数值计算的复杂性,本文提出用矢量球面波理论和互易原理相结合,分析其性能。该方法首先用矢量球面波理论计算平面波入射到多层介质球的散射场,在此基础上,用互易原理将散射场转变成天线的远区辐射场。基于这种方法,本文着重研究了伦伯透镜天线的焦区场和远区场特性,包括透镜分层总数以及层与层之间存在的空气间隙对实际应用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卫星通信中伦伯透镜天线多波束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了分析结果。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更新;张有志; 周 坡
卫星数据分发系统中的分组级FEC技术性能分析
2006 Vol. 28 (1): 112-115 [摘要] ( 1769 ) [PDF 256KB] ( 1264 )   
DOI
:

本文根据所给出的信道差错模型和里德所罗门删除码(RSE)编码技术,研究了在卫星数据分发系统中采用分组级前向纠错(FEC)技术的文件成功分发概率和吞吐量效率与文件长度、分组长度、接收站点数及RSE码纠错能力之间的关系,所得到的结论对于卫星数据分发系统中的参数选择及性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碧军; 朱光喜; 何业军
新的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解码器设计
2006 Vol. 28 (1): 116-121 [摘要] ( 1733 ) [PDF 317KB] ( 837 )   
DOI
:

该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适用于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的解码器设计方案。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下,传统的迫零(Zero Forcing, ZF)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解码器设计均假定信道准静态衰落。信道时变时,这些传统解码器在解码某用户信号时引入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且这种干扰随信道时变增大而增加。基于此,该文设计了两种新的解码器,该解码器可显著降低信道时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增加,两种传统解码器均出现误码率性能平层,而新解码器获得了显著的性能改善。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黄永佳; 朱近康
MIMO DS/CDMA系统中基于信号周期平稳特性的频偏盲估计算法
2006 Vol. 28 (1): 122-125 [摘要] ( 1913 ) [PDF 330KB] ( 1039 )   
DOI
:

MIMO DS/CDMA通信系统中,每对收发天线间的载波频偏各不相同,这使得频偏估计变得异常困难。该文基于DS/CDMA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频偏盲估计算法。该算法主要特点在于:(1)它能够分别估计每对收发天线间的载波频偏;(2)综合利用了信号在所有非零周期频率处的周期自相关函数值;(3)它是一种盲估计算法,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序列,不会降低系统的带宽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在FIR信道模型下,该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出系统中各个收发天线对间的载波频偏。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军选; 饶文元;李道本
多径衰落下多天线CDMA系统信道容量研究
2006 Vol. 28 (1): 126-129 [摘要] ( 1958 ) [PDF 346KB] ( 1241 )   
DOI
:

该文对准静态Rayleigh衰落下MIMO-CDMA系统信道容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扩频码为Walsh函数,基于多码检测的极大似然检测器(MLD)和解相关检测器的性能,并和MMSE多用户检测器(MUD)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对不同检测器在一定的信噪比下系统天线数目和信道容量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基于Walsh码CDMA系统容量按MUD、干扰方差已知的MLD,干扰方差未知的MLD和解相关检测器递减,并且后面的3种检测器在大信噪比的时候均有渐进的平台效应;在信噪比较大且一定时,CDMA系统信道容量与天线数目呈线性关系。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孟庆民; 颜永庆; 尤肖虎; Jae Young Ahn
空间相关MIMO信道中一种自适应的天线选择算法
2006 Vol. 28 (1): 130-134 [摘要] ( 1841 ) [PDF 328KB] ( 962 )   
DOI
:

该文研究了空间相关性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MIMO-SM)系统性能影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迭代迫零软干扰抵消接收机的天线选择算法。平坦衰落信道中,发送天线相关性将降低接收天线选择算法的性能,该文所研究的算法采用可变的接收天线数以获得不同的接收分集,增加一定的硬件实现复杂度但可以显著减小发送天线相关性引起的误码性能下降。在2个发送天线,4个接收天线的天线配置场合,计算机仿真证实该算法在帧误码率上优于简单的行相关算法(CBM)。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曾 昆; 唐友喜; 田 斌; 孔 婷; 李少谦
分布式发射天线V-BLAST信号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
2006 Vol. 28 (1): 135-138 [摘要] ( 2015 ) [PDF 284KB] ( 1253 )   
DOI
:

针对V-BLAST信号通过分布的发射天线进入信道,该文提出了一种由于发射天线地域上的分布性引起的各发射天线发射信号不同时到达接收天线的V-BLAST排序干扰抵消(Ord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OIC)检测算法。计算机仿真显示,该算法适用于任意个数的接收天线,在较高信噪比(>20dB)的条件下,性能优于直接迫零算法3dB以上。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分布发射天线V-BLAST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算法比集中发射天线V-BLAST的排序干扰抵消检测算法有着更好的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严春林; 李少谦; 唐友喜; 罗 霄; 房家奕
利用CAZAC序列的OFDM频率同步方法
2006 Vol. 28 (1): 139-142 [摘要] ( 2118 ) [PDF 210KB] ( 2517 )   
DOI
:

频率偏移估计是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关键技术。该文提出了在一个OFDM符号内利用两个重复的CAZAC (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序列进行频率偏移估计的新方法,估计范围可达整个OFDM带宽。用于同步的训练序列还可用于信道估计和均衡,这将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此算法同步精度达到了Schmidl提出的Cramer-Rao bound,有效性在AWGN和Rayleigh多径信道下得到了验证。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乔晓强; 蔡跃明; 徐 信; 徐友云
Turbo编码MIMO-OFDM系统中的EM迭代信道估计
2006 Vol. 28 (1): 143-146 [摘要] ( 2102 ) [PDF 245KB] ( 1365 )   
DOI
:

该文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的Turbo编码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将Turbo迭代译码与EM迭代信道估计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的EM迭代信道估计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且适合于非常恶劣的信道环境。另外,通过仿真可知,利用EM迭代信道估计算法的系统性能优于利用简化的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算法所获得的系统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 晖; 马春光; 杨义先
一种混合机制的TETRA双向鉴权协议
2006 Vol. 28 (1): 147-150 [摘要] ( 1875 ) [PDF 189KB] ( 1541 )   
DOI
:

该文详细分析了TETRA系统移动台和网络之间的鉴权协议,分析表明采用共享秘密的挑战应答协议存在若干缺陷:(1)当无法保证访问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安全时会产生对已知明文攻击的开放性;(2)网络规模较大时,在网络端难于保存和维护大量的鉴权密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身份公钥的网络端对移动台和基于哈希链的移动台对网络端的鉴权协议,所提出的协议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串绒; 傅晓彤; 肖国镇
对两个可转变认证加密方案的分析和改进
2006 Vol. 28 (1): 151-153 [摘要] ( 1780 ) [PDF 146KB] ( 1146 )   
DOI
:

该文对可转变认证加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Wu-Hsu(2002)方案和Huang-Chang(2003)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给出了这两个方案的改进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认证加密方案的公开验证问题。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周继军; 杨义先
图像隐写分析中游程检验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2006 Vol. 28 (1): 154-157 [摘要] ( 1852 ) [PDF 411KB] ( 1465 )   
DOI
:

随着隐写术在因特网中的广泛应用,隐写分析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深入研究BMP图像LSB隐写算法的基础上,在图像隐写分析中提出了游程检验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原理和工程实现。该算法基于盲检测、不需要训练图像数据库、在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检测性能优良、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徐玉滨;宋立媛;沙学军
基于自相似业务模型的实时调度算法研究
2006 Vol. 28 (1): 158-162 [摘要] ( 1925 ) [PDF 256KB] ( 1142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C层协议的CSMA-DAMA实时调度算法,可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业务的实时传输。对此调度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在分析中采用了能更好地反映多媒体业务特性的自相似模型,使性能的评价更加准确。通过引入按需分配机制和漏桶算法,使其在实时数据传输性能的各个方面均得到有效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多媒体业务的实时性要求。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姚 锐;王 晟; 徐世中;虞红芳
OBS网络中的多BHP延迟调度算法
2006 Vol. 28 (1): 163-167 [摘要] ( 1754 ) [PDF 283KB] ( 1332 )   
DOI
:

光突发交换 (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 是下一代光网络中的有效核心交换技术之一。在OBS网络中,核心节点的调度方案是影响网络交换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对突发分组 (Burst) 进行合理调度,以减少丢包率正是关键问题所在。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控制分组 (Burst Header Packet,BHP) 延迟调度算法,对于一个收集周期内到达的多个BHP所对应的突发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集中调度,实现对已预约资源的更改,使调度结果得到了优化。该算法根据不同的网络应用,可细化为4种具体的算法实现,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调度算法和已有算法相比,能够优化对突发分组的调度,提高对信道资源的有效使用,从而降低交换网络的丢包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国华; 田 辉; 崔鸿雁; 沈树群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能量策略的路由算法
2006 Vol. 28 (1): 168-171 [摘要] ( 1768 ) [PDF 209KB] ( 2118 )   
DOI
: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量效率高和能量消耗平衡的路由新算法:最小能耗路由和节点能量最大路由周期轮转。给出了在WSN中多点对一点通信的最小能耗路径和节点能量最大路径的矩阵算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叶红霞;金亚秋
一层随机分布的异向材料小椭球粒子的极化散射特征
2006 Vol. 28 (1): 172-176 [摘要] ( 1935 ) [PDF 640KB] ( 917 )   
DOI
:

该文推导了异向材料(Metamaterial)小椭球粒子的复散射振幅函数。构造了一层随机取向的异向材料小椭球粒子全极化散射的Mueller矩阵解。计算和比较了异向材料粒子和通常介质粒子的散射特性、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σhh, σvv, 以及σhh-σvv 随频率的变化。计算了任一椭圆极化入射下一层非均匀取向的随机分布异向材料粒子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随机粒子产生散射场去极化的极化度。解释了异向材料的媒质参数对粒子散射特性的影响和一层粒子的散射机理。结果表明:与通常介质粒子比较,异向材料粒子的散射产生了特征方向性的增强,全极化散射呈现非对称模式,并且由于异向材料的ε 和μ与频率的特殊关系,一层异向材料粒子的σhh-σvv 随频率有显著的复杂变化。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曹 毅; 王光明
一种新型一维周期DGS单元结构特性研究
2006 Vol. 28 (1): 177-179 [摘要] ( 1948 ) [PDF 191KB] ( 1261 )   
DOI
: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一维周期地面缺陷(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DGS)单元结构,该DGS单元结构提高了等效电感。增加的等效电感可以容易控制DGS平面电路的截止频率特性。设计的周期DGS单元结构有非常好的截止和带阻特性。为了显示改进的等效电感,该文设计了3个周期相同而单元尺寸不同的DGS电路。DGS电路的测试结果显示截止和带阻的中心频率特性由该DGS单元结构的物理尺寸决定。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沈 斌; 丁耀根;Aleksandr N. Sandalov;Vladimir E. Rodjakin; Aleksandra N. Chashurina
超宽带多注速调管的模拟研究
2006 Vol. 28 (1): 180-184 [摘要] ( 2097 ) [PDF 285KB] ( 1316 )   
DOI
:

本文介绍了多注速调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速调管模拟软件的发展情况。用1.5维软件Klystron -MSU和2.5维软件Arsenal-MSU对超宽带多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比较好的输出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可以实现该超宽带多注速调管,其带宽10~14%,增益40~50dB,效率40~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兆田; 熊小芸; 徐建华
2005年信息科学部一处项目受理情况及分析
2006 Vol. 28 (1): 185-192 [摘要] ( 1841 ) [PDF 505KB] ( 3764 )   
DOI
:

<正>1 2005年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2005年信息科学部一处共受理面上申请项目1554项, 共资助328项(含小额探索项目38项),其中民航空联合基金 资助23项;在2005年度资助的项目中,青年基金为74项、地区基金为3项,自由申请251项;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率为21.14%,自由申请项目资助率为21.11%。受理重点项目39 项,资助6项。部分资助项目研究内容涉及信息与数学、人类健康交叉的跨学科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年创刊 月刊
EI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主      编:吴一戎
ISSN:1009-5896
CN:11-4494/TN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常见问题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及索引
保密审查单及知识产权证明信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查询
MSN:jeit@live.cn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20021838号-8

版权所有 © 2010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市2702信箱,邮编:100190 
电话:+86-10-58887066 传真:+86-10- 58887539,Email: jeit@mail.ie.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