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出版道德声明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nglish
电子与信息学报
在线办公系统
 ·审稿政策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网络优先出版
 ·当期目次
 ·下期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Email Alert
 ·
 
热 点 文 章
 ·2008年高被引论文
 ·2009年高被引论文
 ·2010年高被引论文
 ·编辑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5, Vol.27 No.5   刊出日期:  2005-05-19
本期栏目: 论文 | 综述评论 | 研究简报 |
 
 
论文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吴晓军; 李星; 王继龙; 王常吉
多载波垂直分层空时系统的移不变性编码及其解码
2005 Vol. 27 (5): 673-678 [摘要] ( 1748 ) [PDF 1569KB] ( 878 )   
DOI
:

该文将多载波(MultiCarrier,MC)技术引入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V-BLAST)结构,所形成的MC V-BLAST系统能更好地利用宽带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条件下频率选择性所产生的频域分集能力。该文着重研究MC V-BLAST系统在下行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中的解码问题。该文首先为MC 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移不变性编码方法。利用上述移不变性性质,该文进一步为MC V-BLAST系统提出了一种无需了解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解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文新颖移不变性编码方法的有效性和解码算法的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家彬;朱世华; 李文元
基于GoS的功率控制WCDMA系统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2005 Vol. 27 (5): 679-682 [摘要] ( 1903 ) [PDF 1242KB] ( 793 )   
DOI
:

该文提出的基于GoS的呼叫准入控制(GoS-CAC)算法的判决门限综合了多种因素:系统负荷、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信道质量、干扰水平、系统服务等级(GoS)以及用户的切换等等。GoS-CAC算法与功率/ 数据速率调节机制巧妙结合,具有判决速度快、精度高、门限自适应和简单易行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CAC算法相比,GoS-CAC算法的切换用户业务阻塞性能优约10%,系统GoS优50%左右,而中断性能优57%以上。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曾嵘; 赵春明
OFDM系统中基于零子载波检测的频偏估计模糊度校正算法
2005 Vol. 27 (5): 683-687 [摘要] ( 1720 ) [PDF 1232KB] ( 898 )   
DOI
:

OFDM系统的性能对频率偏移非常敏感。该文针对频偏估计中所产生的模糊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子载波检测的频偏估计模糊度校正算法。它利用OFDM符号中不传输信息的子载波进行频偏估计模糊度校正。文中分析了定时误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性能相近的前提下,该文提出的频偏估计模糊度校正算法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具有运算量小的优点。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杜岩; 刘鹏; 朱鹏程
一种新的基于判决反馈的OFDM频率跟踪算法
2005 Vol. 27 (5): 688-690 [摘要] ( 1462 ) [PDF 911KB] ( 886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多径信道的基于判决反馈的OFDM载波频率跟踪算法。该算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实现简单的优点。基于该算法的特点同时提出了根据信道特性加权的改进方法,加强了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在低信噪比下的跟踪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雷; 黄廉卿
基于非线性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分解方法
2005 Vol. 27 (5): 691-693 [摘要] ( 1564 ) [PDF 840KB] ( 734 )   
DOI
:

图像边缘分解重建过程中,为解决重建后的边缘振荡问题,提出无需对小波变换跃变点两侧延拓,采用非线性变换把能量集中到低频分量上,用精细尺度上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跃变点进行奇异性检测,用较少存储空间和计算量即可有效克服重建图像边缘振荡问题。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虞湘宾; 徐伟业; 毕光国
基于优化多带复小波和Turbo编码的多载波CDMA系统及性能
2005 Vol. 27 (5): 694-698 [摘要] ( 1664 ) [PDF 1415KB] ( 743 )   
DOI
:

在分析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多带复小波作为多载波调制以及turbo 编码作为信道编码,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多带复小波和turbo编码的MC-CDMA系统,研究了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该系统能克服通常MC-CDMA系统插入循环前缀(CP)所带来频谱效率的降低,并能充分利用turbo 码的良好抗信道衰落能力,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要好于通常MC-CDMA系统,具有与采用CP的MC-CDMA系统相比较的优势。同时turbo编码的应用显著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和多址干扰的能力。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韦永壮; 高军涛; 胡子濮
满足k阶PC(l)的密码函数的新构造
2005 Vol. 27 (5): 699-702 [摘要] ( 1631 ) [PDF 1032KB] ( 784 )   
DOI
:

该文基于线性分组码和双射函数,给出了满足k阶PC(l)的均衡相关免疫布尔函数新的构造方法。并据此进一步给出满足k阶PC(l)的(n,m,t)弹性函数的一般构造方法。此外,该文还揭示了这些函数的其它良好的密码学性质,如较高的非线性度、良好的代数次数、良好的构造计数等。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颜森林
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键控保密通信系统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
2005 Vol. 27 (5): 703-706 [摘要] ( 1714 ) [PDF 1014KB] ( 871 )   
DOI
:

提出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激光混沌键控保密通信系统及理论模型,通过调制泵浦光参数以实现混沌键控保密通信;分析了通过参数调试补偿克服系统参数失配以减小同步误差的方法:模拟了两个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激光和一个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激光分别在"0"码和"1"码上的混沌同步及其解码,该系统在相空间,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和反破译能力。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张品; 李乐民; 王晟
非确定环境下的QoS网络路由问题
2005 Vol. 27 (5): 707-711 [摘要] ( 1521 ) [PDF 1513KB] ( 765 )   
DOI
:

该文探讨非确定环境下的QoS路由问题,包括最大可能性路径,最优路径分解以及最优分解路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链路延迟为连续变量时最大可能性路径问题的求解,给出了链路延迟为正态分布时的相关算法。对于最优路径分解以及最优分解路径问题,本文给出了两种QoS分解方式:方式Ⅰ优化路径各链路满足QoS需求的可能性的乘积,方式Ⅱ优化路径各链路满足QoS需求的可能性的最小值。该文对其分别进行分析并给出具体算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于云华; 石寅
一种适用于带内同频道数字音频广播的互补卷积码的构造方法研究
2005 Vol. 27 (5): 712-716 [摘要] ( 1727 ) [PDF 1285KB] ( 749 )   
DOI
:

针对带内同频道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中存在的第一临频道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结构的卷积编码构造方法。采用频率分集联合传输这种互补对卷积码,能够有效地克服信道干扰导致的传输数据破坏或丢失等问题。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与基于相同卷积码对的编码组合传输相比,互补卷积码联合传输可以得到1~2个dB的渐进编码增益。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郑胜; 柳健; 田金文
基于向量机的边缘检测算法优化研究
2005 Vol. 27 (5): 717-721 [摘要] ( 1748 ) [PDF 1453KB] ( 916 )   
DOI
:

该文利用最小二乘向量机(LSSVM)对原始图像每一像素的邻域作灰度曲面的最佳拟合,并以径向基核函数为例导出了图像的梯度算子和零交叉算子。通过梯度和零交叉的综合,实现了边缘的定位和检测,提出了利用边缘检测性能指标来优化参数的方法。确定了高斯LSSVM的参数(σ2,γ)为(7,1),用所选参数进行了图像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边缘检测算法可靠性好、效率高。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程宇新; 吴晓富; 蒋伟; 项海格
RCPT码的性能分析及其在混合ARQ中的应用研究
2005 Vol. 27 (5): 722-725 [摘要] ( 1982 ) [PDF 1115KB] ( 810 )   
DOI
:

该文研究基于速率兼容的删余Turbo(RCPT)码的混合ARQ系统性能分析问题,提出将删余卷积码的网格图看成时变的网格图,并利用紧致界分析RVPT码的误帧率性能,进而计算RCPT-ARQ系统通过效率下界。经比较,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十分吻合。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文忠; 李立萍; 陈天麒
矢量阵元阵列对Chirp信号极化和到达角的联合估计
2005 Vol. 27 (5): 726-730 [摘要] ( 1543 ) [PDF 1158KB] ( 1041 )   
DOI
:

针对LFM信号,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构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极化时频分布:提出了基于L型矢量阵元阵列的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都表明,在低信噪比下该方法比已有的极化和到达角联合估计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月; 杨宝俊; 邓小英; 林红波
谐波信号频率的混沌检测方法
2005 Vol. 27 (5): 731-733 [摘要] ( 1905 ) [PDF 717KB] ( 887 )   
DOI
:

该文针对实际中大量存在的未知谐波信号频率,提出用非线性混沌动力学系统检测的方法;先从非线性方程理论出发论证系统存在周期解;然后建立仿真模型,用定向过零技术计算谐波频率;经过对计算结果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分析,得出该项技术是可行的。同时提出在检测频率后,进一步检测谐波幅值的可能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冷永刚; 王太勇; 郭焱; 范胜波; 王永强
基于双稳类随机共振的信息检测
2005 Vol. 27 (5): 734-739 [摘要] ( 1822 ) [PDF 1784KB] ( 871 )   
DOI
:

研究了小参数随机共振(SR)的响应幅值与信号频率和噪声强度的关系,并从噪声频谱的罗伦兹(Lorentz) 分布特性推出,只有在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域才能产生随机共振的论点。得出了二次采样大参数类随机共振的实现条件,即采样频率至少是信号频率的50倍并根据噪声强度选择二次采样频率。在大参数情况下,由双稳系统输入输出信噪比的分析,阐明了大参数类随机共振方法从强噪声中检测出弱信号的可行性。运用周期和非周期弱信号的检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孙永梅; 邱天爽
脉冲噪声环境下的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新方法
2005 Vol. 27 (5): 740-744 [摘要] ( 1832 ) [PDF 1260KB] ( 813 )   
DOI
:

基于自适应分数低阶协方差(AFLC)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韧性,但是算法中参数a和b的取值对于算法的估计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针对信号噪声的非平稳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动态参数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不受约束条件限制的修正的自适应分数低阶协方差(M-AFLC)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递推参数估计方法在平稳和非平稳噪声环境下都能够很好地工作,M-AFLC算法既保留了AFLC算法的全部优点,又避免了AFLC算法在约束条件不满足时的性能退化。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学斌; 季飞; 韦岗
基于微小频偏的新的四阶累积量DOA子空间估计法
2005 Vol. 27 (5): 745-748 [摘要] ( 1634 ) [PDF 1059KB] ( 901 )   
DOI
:

在采用基于四阶累积量的子空间法进行DOA估计时,一般要求基带信号独立,以保证信号四阶不相干, 否则估计性能将下降。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四阶累积量DOA估计法,解除了对基带信号独立性的要求。该方法对每一个基带信号分配一个基带载波,基带载波相对射频载波是一个微小偏差。该文推导了在基带信号独立和相关两种情况下,信号四阶相干性与基带载波频率的关系:设计出了在基带信号相关情况下,保证信号四阶不相干的微小频偏集。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徐友根; 刘志文; 王四平
五维正交矢量天线导向矢量的秩-1模糊问题研究
2005 Vol. 27 (5): 749-752 [摘要] ( 1966 ) [PDF 1047KB] ( 802 )   
DOI
:

该文研究共点放置的极化敏感五维正交矢量天线导向矢量中隐含的秩-1模糊问题。论文首先定义了同维数但形式不同的极化-角度相干结构(PACS)之间的两种等价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几种典型的五维PACS 的秩-1模糊。结果表明,利用五维正交矢量天线可唯一辨识单个非水平极化信号的角度和极化参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得出的结论。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卜凡亮; 王为民; 戴启军; 陈砚圃
基于噪声被掩蔽概率的优化语音增强方法
2005 Vol. 27 (5): 753-756 [摘要] ( 2174 ) [PDF 1219KB] ( 1151 )   
DOI
:

利用听觉系统的掩蔽特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表明,噪声被语音掩蔽的概率是噪声强度和听觉掩蔽阈值的函数。考虑到噪声在带噪语音中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各语音谱分量的最终估计由对带噪语音的谱分量和用传统的增强方法估计的谱分量的加权求得,加权因子由噪声被掩蔽概率确定。语音增强性能的评估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的语音增强方法在减少语音失真与加强噪声抑制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折衷,减少了语音的听觉失真, 有效地抑制了音乐噪声,提高了增强语音的清晰度。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兵; 赵荣椿; 程英蕾
一种基于小波域的运动估计方法
2005 Vol. 27 (5): 757-761 [摘要] ( 2043 ) [PDF 1248KB] ( 914 )   
DOI
: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边缘检测(MED)与连续小波变换(CWT)相结合的运动目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得到抗噪性好、边缘连续清晰的运动目标边缘图像。然后,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把目标序列图像映射到运动状态参数空间。该方法同时拥有MED和CWT的优良特性。实验表明,该算法是对旋转、遮挡和有噪等复杂运动目标进行运动估计的有效方法。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刘亚伟; 荆涛; 蒋笑冰; 冯玉珉
基于VBR视频流量预测的动态带宽分配滞回算法
2005 Vol. 27 (5): 762-766 [摘要] ( 2091 ) [PDF 1356KB] ( 950 )   
DOI
:

研究表明VBR视频流量具有较强的长时相关性和突发性,该文利用高阶自回归过程预测其流量,并进行概率分布转换,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滞回算法,与Chiruvolu(1998)提出的门限算法,及Iraqi(1999)提出的基于GOP场景检测的带宽分配方案相比,对缓存尺寸的需求、信元丢失率等性能有明显提高。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低的开销(带宽重分配次数百分比≤2%)同时兼顾了信元丢失率和带宽利用率,而且只有在缓存队长超过迂回门限时才触发带宽重分配过程,有利于在线实现。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周峰; 邢孟道; 保铮
基于特征子空间滤波的SAR窄带干扰抑制方法
2005 Vol. 27 (5): 767-770 [摘要] ( 1677 ) [PDF 1190KB] ( 1176 )   
DOI
: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飞速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手段也越来越多.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抑制干扰能力,是保证SAR成像性能的重要条件.该文分析了常见的窄带干扰(NBI)的特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回波数据特征子空间滤波的干扰抑制方法.结合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窄带干扰.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闫鸿慧; 王岩飞; 于海锋; 李俐
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成像方法
2005 Vol. 27 (5): 771-774 [摘要] ( 1738 ) [PDF 1033KB] ( 1058 )   
DOI
:

在一定条件下,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可近似认为是一种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平行运动的双基SAR系统。针对其结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成像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把双基SAR的相位信息以单基SAR 的形式表示,这样就可利用单基SAR的成像算法对双基SAR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波数域算法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分布式小卫星双基SAR的成像中。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陈海波; 胡东辉; 丁赤飚; 吴一戎
基于韦布尔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饱和校正方法研究
2005 Vol. 27 (5): 775-778 [摘要] ( 1581 ) [PDF 1018KB] ( 1008 )   
DOI
:

以瑞利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功率补偿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模数转换器(ADC)饱和校正方法,并把该方法推广到了韦布尔模型,分析了韦布尔饱和校正方法对实际数据的适用情况,证明了校正的有效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唐红; 禹卫东; 徐锋; 谢东东
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SAR图像有损压缩算法
2005 Vol. 27 (5): 779-783 [摘要] ( 1801 ) [PDF 1198KB] ( 882 )   
DOI
:

该文根据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局部相关性较弱,存在相干斑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SAR图像有损压缩算法。它可有效去除相干斑噪声,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改进SAR图像的压缩性能。该算法采用了嵌入式零树小波的编码方法,很好地利用小波系数的特性,使得输出的码流具有嵌入特性。利用大量的实际SAR图像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其它图像压缩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所提算法是有效的。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洋; 陈建文; 刘中
适于一维散射中心识别的模糊分类器
2005 Vol. 27 (5): 784-788 [摘要] ( 1632 ) [PDF 1419KB] ( 882 )   
DOI
:

该文研究了雷达目标一维散射中心的提取及其特性,针对一维散射中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分布的分类器。该分类器对特征矢量长度没有一致性要求,并可根据测试样本灵活选择训练样本,有效地解决了以一维散射中心为特征的识别问题。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曹延伟; 程翥; 皇甫堪
多频连续波雷达两种测距算法研究
2005 Vol. 27 (5): 789-792 [摘要] ( 1865 ) [PDF 1034KB] ( 1300 )   
DOI
:

该文分析了连续波雷达参差多频测距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多频连续波雷达的两种测距算法,即多频到双频测距法和二次相差法,并介绍了它们的基本原理。最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两种测距算法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测距精度,在最后双频对应的最大不模糊距离相同的基础上,两种算法的测距精度相当。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宋骊平; 姬红兵; 高新波
多站测角的机动目标最小二乘自适应跟踪算法
2005 Vol. 27 (5): 793-796 [摘要] ( 1774 ) [PDF 1058KB] ( 1003 )   
DOI
:

为了避免被动跟踪中非线性带来的计算复杂化及精度的下降问题,该文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目标的状态进行粗估计,然后采用当前机动目标模型和自适应跟踪算法进行线性的卡尔曼滤波,以实现对目标较高精度的定位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匀速和匀加速运动的目标都可以达到良好的跟踪效果,其误差远小于经典的singer方法;对于强机动目标,singer方法将失效,而本文方法仍能实时辨识出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并且估计效果良好。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瞿文中; 叶尚福; 孙正波
卫星干扰源定位的位置迭代算法
2005 Vol. 27 (5): 797-800 [摘要] ( 1858 ) [PDF 837KB] ( 1067 )   
DOI
: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通过测量两颗卫星对干扰源形成的不同时差和频差完成对未知干扰源的定位,但定位方程为3个非线性方程,难于求解。学者Haworth等人(1995,1997)提出了利用迭代的算法求解;然而该文的实验结果表明Haworth等人的迭代算法是发散的。该文通过详细的推导,指出了Haworth等人迭代算法的失误,修改了Haworth等人的迭代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修改后的迭代算法的正确性。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范瑜; 金荣洪; 刘波; 耿军平
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的遗传算法目标函数研究
2005 Vol. 27 (5): 801-804 [摘要] ( 2064 ) [PDF 988KB] ( 1106 )   
DOI
:

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图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方向图的优化结果和算法的效率。该文针对不同优化目的的目标函数选取方法,比较了各种目标函数对方向图优化的影响,给出了一个在较大范围内通用的目标函数,同时分析了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的影响。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李斌; 谭立湘; 邹谊; 庄镇泉
量子概率编码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2005 Vol. 27 (5): 805-810 [摘要] ( 1653 ) [PDF 1485KB] ( 1072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染色体量子概率编码的遗传算法--QCGA。与传统遗传算法不同,在QCGA中, 单个个体不再表示某一个确定解,而是解的取值概率分布,覆盖整个解空间;各个个体独立并行演化,个体间通过一个新的交叉算子实现演化信息的交换,同时设计了一个新的变异算子以增强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为了充分考察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将其应用于典型函数优化、0-1背包问题和时间序列中频繁结构模式搜索等问题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具有很高搜索效率的同时,仍能维持很高的种群多样性, 因而适用于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温晓军; 刘云; 张振江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信息签名方案
2005 Vol. 27 (5): 811-813 [摘要] ( 1567 ) [PDF 801KB] ( 1102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纠缠粒子对交换的量子信息签名方案。在该签名方案中,Alice根据消息的编码对自己的纠缠粒子对作一局域操作,在与系统管理员及Bob进行粒子对交换后测量的结果即为消息的签名,Bob根据三方测量结果可以验证签名。该方案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可以应用在量子通信网络中,同时还具有量子身份认证的功能,并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上完全能够实现。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王雷; 林亚平
DNA计算在整数规划问题中的应用
2005 Vol. 27 (5): 814-818 [摘要] ( 1988 ) [PDF 1457KB] ( 963 )   
DOI
:

基于生化反应原理的DNA计算由于在解决一类困难问题,特别是NP-完全问题上具有硅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对DNA计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在基于表面的DNA计算中采用荧光标记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DNA计算的一类特殊整数规划问题最优解的求解算法,新算法利用荧光猝灭技术,通过观察DNA分子表面的荧光来排除非解。算法分析表明,新提出的基于DNA计算的求解算法具有编码简单和错误率低等特点。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梁显锋; 刘濮鲲
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PIC模拟
2005 Vol. 27 (5): 819-822 [摘要] ( 2000 ) [PDF 1115KB] ( 825 )   
DOI
:

该文根据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分析了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对Ka波段二次谐波三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70kV,电子注电流15A,工作磁场为0.685T时,在35GHz频率放大器可以获得超过250kW的输出功率,大于21dB的增益,23%的效率和约为120MHz的带宽。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吴桂初; 吴烈; 陈偕雄; 杭国强
三值互斥变量函数的图形表示与化简方法的研究
2005 Vol. 27 (5): 823-826 [摘要] ( 1858 ) [PDF 876KB] ( 742 )   
DOI
:

该文分析了三值互斥变量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三值互斥变量的图形表示方法和图形化简规则,大大压缩了卡诺图的规模,把变量的互斥性直观地表现出来,化简直观方便。

综述评论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许力; 郑宝玉
MANET环境下基于能量保护的路由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2005 Vol. 27 (5): 827-834 [摘要] ( 1933 ) [PDF 2150KB] ( 1194 )   
DOI
: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由于移动自组网的大多数节点是由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能量,因此节能策略正逐步成为设计和评价路由协议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分析现有移动自组网的节能路由策略,给出了未来该领域的若干研究方向。

研究简报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方敏; 王宝树
基于AdaBoost的改进模糊分类规则集成学习
2005 Vol. 27 (5): 835-837 [摘要] ( 1835 ) [PDF 900KB] ( 864 )   
DOI
:

基于集成学习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分类规则的产生算法。将分类规则的前件、后件模糊化,在自适应提升(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算法的迭代中,调整训练实例的分布,利用遗传算法产生模糊分类规则。并在规则学习的适应度函数中引入训练实例的分布,使得模糊分类规则在产生阶段就考虑相互之间的协作,产生具有互补性的分类规则集。从而改善了模糊分类规则的整体识别能力,提高了分类识别精度。

选择合并摘要  |    引用本文 
罗萍; 熊富贵; 李肇基; 陈光ju
功率变换的模糊型跨周调制模式
2005 Vol. 27 (5): 838-840 [摘要] ( 1705 ) [PDF 789KB] ( 970 )   
DOI
:

该文提出了一种功率变换的模糊型跨周调制模式(Fuzzy Pulse Skip Modulation,FPSM),它是基于作者提出的功率变换跨周调制(Pulse Skip Modulation,PSM)机理的一种优化模式。PSM是功率变换的一种新调制模式,它具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特点。该文给出了FPSM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解析结果。分析表明FPSM除具PSM之优点外;同时较PSM有效降低了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消除了音频噪音影响。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年创刊 月刊
EI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主      编:吴一戎
ISSN:1009-5896
CN:11-4494/TN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常见问题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格式及索引
保密审查单及知识产权证明信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查询
MSN:jeit@live.cn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20021838号-8

版权所有 © 2010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市2702信箱,邮编:100190 
电话:+86-10-58887066 传真:+86-10- 58887539,Email: jeit@mail.ie.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